灵芝文化涉及的学科
灵芝文化涉及的学科:
灵芝作为一种 菌类生物,被尊称为“瑞物”,奉为吉祥的象征,并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,涉及到中国古代史学、考古学、文学作品、语言文字学、民族学、民俗学、建筑装饰、绘画艺术、美学、营养学、生物化学、中 药学、哲学、社会学、宗教信仰、吉祥物、区系地理学等。
直到今天,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文化的痕迹。这确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史 的一个奇迹。
灵芝文化的形成具有传奇色彩。大约萌生于史前,经奴隶社会而发展,充实于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,鼎盛于唐、宋、元、明时期。
由于较多地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,到了清代,灵芝的神**位有所下降,然而灵芝的圣名却深入民众,并从美学、艺术、建筑装饰等多个角度被广泛应用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。
我们的祖先把灵芝菌盖表面的许多环形轮纹,称作“瑞征”或“庆云”,视其为吉祥如意的象征。武帝纪》有“宫中生灵芝,为天下泰平之吉《汉帝兆”的描写。这段话中隐藏的故事是这样的。两千年前的汉武帝时代,当时宫廷年久失修,栋梁腐朽,滋生灵芝,大臣们怕皇上怪罪下来,就称颂说:“因皇上功德无量,感动天地,使灵芝降生宫廷。此乃国泰民安的象征。”汉武帝大喜,便下旨每年进贡灵芝。
以后黎民百姓向朝廷进贡灵芝几乎成了规矩,灵芝成了神圣、高尚、风调雨顺、举国吉祥的象征。历代皇帝以其作为帝王德政和 道德的标志,认为“王者有德行者,则芝草生”。
人们对灵芝的这种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帝王利用的法宝,如元朝曾将灵芝图腾装饰在玉饰、地毯、家具、书画,甚至元朝王都大都(今日的北京)的王宫建筑物正面之上,破壁孢子粉哪些功效,以示宫廷有灵芝,则皇帝万亗、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、永持朝政。史实已说明,在中国历史 ,灵芝代表权利至上、庄重、尊严、神圣、高尚,是较有影响的吉祥物。
黎民百姓每年都要穷搜苦找向朝廷进贡灵芝,交纳数量之大令人惊奇。
元代永乐宫巨幅壁画《朝元图》中真实地记载了当朝大臣、 进贡灵芝的壮观场面。
古书中还记载,宋真宗1008年)诏令全国进贡芝草,王钦进8193本,又从泰山 3800本送到京城。丁谓向宋真宗进献芝草采芝草9500本,运芝队伍络绎不绝。要搜集如此多的**灵芝,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是较不容易的。
灵芝的形态古朴典雅,具有曲线美,有一种自然优美的旋律。郭沫若在《题灵芝草》中写道:“茎高四十九公分,枝茎处处有斑纹。根部如髹光夺目,乳白青绿间紫金。”正因为灵芝形状奇特,光泽夺目,加之生长环境特采集不易,使人感到神秘,更显得珍贵。
自古以来被殊文人墨客所关注。在中国传统工笔画中的纹饰图案、神像壁画、藏族唐卡画、民间日用餐具、器皿图案等,多用灵芝、如意图形,灵芝图形应用于古刹寺庙、亭宇楼阁、栋梁画柱、房沿屋脊,体现祥瑞之意,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,反映了中国建筑装饰之特有风格。
除了被作为绘画的对象外,破壁孢子粉哪里好,还被能工巧匠加工成工艺品,如由灵芝演化而来的“如意”可作为珍贵的陈设品,或作为官宦**定亲之信物。灵芝盆景艺术更是灵芝工艺品中一道靓丽的风景,这些盆景纳万象于案前,或似枯树古藤,虬枝攀结;或似高山飞瀑,气势磅礴;或似飞禽走兽,栩栩如生。
灵芝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。在中国古代**故事、民间说、诗词、戏曲中,这种影响随处可见,破壁孢子粉供应,几乎凡言仙药,必言灵芝。较脍炙人口的莫过于《白蛇传》。语言文字学也受其影响,灵芝从**中的“瑶姬”化为“芝草”,又经过演化而出现了“六芝”,沭阳破壁孢子粉,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,早期文献中,凡有所见,皆言“芝”“、瑞草”、“神芝”,而不言“灵芝”“。仙草”“、瑞草”、“长生**草”等名称的由来“,木而”“、芝”等文字形成、演化及其含义也是随着古人对灵芝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完善的。 我国灵芝文化的发展受道家文化的影响 大。道教信奉灵芝,尤其在汉魏晋时期,服食灵芝求 成了当时的时尚,一些道教人物较力推崇灵芝的 价值,并著书立说宣传其药效,据说仅出自魏晋道教人物之手的芝草类专著估计达百种以上,这在世界文化 上也是**的。书中多称灵芝为“上药”,有“补中、 增智慧、好颜色”,“久食长生、扶正固本”等功效。然而也有不少夸大灵芝作用的描写,甚至含有封建 的色彩。
灵芝在道家服食的“仙药”中每每出现,如认为“食之成仙”,灵芝是精气的化身等。这些不切合实际的**,也强化了人们对灵芝的崇拜。 葛洪等道教代表人物对灵芝进行了生物学上的分类,促进了古代生物分类学的发展。
中国人较早将灵芝分为石芝、肉芝、木芝、菌芝和草芝等五芝。认为五芝又“各有许种也”,又将菌芝根据表面颜色分为青芝、赤芝、黄芝、白芝、黑芝、紫芝六芝,这是原始的分类学。
许多古籍在实物观察的基础上,通过绘制灵芝形态图以区别不同的“芝草”。如《抱朴子。内篇》“仙药篇”收载芝草达百种,并绘有图谱,《太上灵宝芝品》的序言中也指出:“芝英形万端,实难辨别,故画图记,著状帖传,请据寻求”。该书收载芝草103种,绘有图谱。宋代陈仁玉的《菌谱》亦绘有灵芝图谱。
中国灵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。被视为吉祥如意、神圣之物的灵芝所示的意境,很符合佛教对人们追求未来、期盼来世幸福美好的心愿。将灵芝、如意融入佛教中,很容易被佛教徒所接受。佛教自唐朝由印度传入中国后,古人按照当时的心愿,让佛神手持灵芝、如意。而今在全国许多古刹寺庙、古建筑、亭台楼阁、古典服饰、传统生活用具以及出土的大量 上,都能发现有关灵芝和“如意”的形象,这无疑促进了佛教的传播,也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。